时间:2022-09-15 17:53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首先,所有权不能简单的从比例的概念去计算。因为:1、股东A完成对B公司的出资后,该出资的所有权就不再属于该A股东了,而是B公司的资产,A仅享有对B公司相应股权的所有权。2、B公司再对C出资,其出资同样不再属于B公司,而是属于C公司,B仅享有C公司对应股权的所有权。3、因此,就A而言,它不具有对C公司的所有权,顶多只能算是“间接”持有C公司股权的所有权,而不是直接所有。
其次,从表决权行使的角度来看,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将A对C的表决权比例通过计算得出,但这只是我们为了“可视化”的角度来理解,A在理论上就C公司的表决权比例“视同”或“相当于”的“理论比例”。但实践中,该比例有可能最后为“零”。理由是:1、A不是C的股东,无权作出表决。C的表决权主体是B,因此,A只能通过其在B的股权比例来影响B对C行使最后的表决权,如果出现重大表决事项,A虽然享有B51%的表决权,但因为没有达到2/3以上的表决结果,B对C的最后表决就无法通过,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A就C而言,其“理论股权比例”,在实际上其实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