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元末小明王(有谁知道元末明初各路诸侯及其历史)

时间:2022-09-16 07:03 | 栏目:信息 | 点击:

诸侯一:朱元璋 是 明朝开国皇帝。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统一中国。

诸侯二:陈友谅 是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是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天完朝,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

次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

诸侯三:徐寿辉 是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

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诸侯四:彭莹玉 是元末民变领袖。彭莹玉(?---1353),,南派红巾军开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又名彭翼、彭国玉、彭明,号称彭祖、彭和尚。10岁时出家于慈化禅寺(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禅寺)。一生致力于反抗蒙元残暴统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和邹普胜等。

诸侯五:张士诚 是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1321年-1367年),原名张九四。元末兴化白驹场人(白驹场今分属兴化市和大丰市),小名九四,出身盐贩,汉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死后葬于吴县斜塘。1353年白驹场起义,1355年张士诚建都平江(即苏州),1363年自立为吴王,施耐庵、罗贯中都投身效力此人。而同一时间段,1356年朱元璋被诸将奉为吴国公,1364年元旦朱元璋也自称吴王,建百官司属,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张士诚是灭元的盖世功臣,而后期,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朱元璋俘虏,张士诚在已经投降元朝的朱元璋、方国珍和元军三方夹击之下伪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装,不久再度公开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政权。之后被押解至明朝都城应天府(今南京),张士诚因对朱元璋说:“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惹怒朱元璋,被其斩首。时年47岁。诸侯六:方国珍 是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与兄国馨、国璋,弟国瑛、国珉,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为元末最早的起义领袖,曾降元,后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七年,病死。诸侯七:明玉珍 是元末大夏政权的建立者。明玉珍(1331年―1366年),元末随县(今湖北省随州)人,家世务农。至正十一年(1351年),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故,后大夏被朱元璋明军所灭。诸侯八:刘福通 是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人。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他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将他们沉入水中溺死。诸侯九:韩山童 是元末民变领袖。韩山童(?-1351),原为栾城(今属河北)人,其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谪徙永年(今属河北)白鹿庄。他继续传教工作,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藉以鼓动百姓起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刘福通等聚众,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事,部众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被称为「红巾军」。他被推奉为明王,不久被捕杀。诸侯十:郭子兴 是元末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反元农民军领袖。郭子兴(?~1355)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末入白莲教,散家财结豪杰,响应刘福通起事,攻据濠州(今凤阳县),自称元帅。朱元璋隶其部下为九夫长,子兴以义女马氏嫁之,为人骁勇善战,而与某些将帅不和,终以愤恨卒于和州。 还有其他的一些诸侯,如:芝麻李,布王三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