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公益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哪些,是怎么区分的)

时间:2022-09-16 08:04 | 栏目:信息 | 点击:

问题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哪些?是怎么区分的?


三、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事业单位分为二种类型。

(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特性有两点:

一是没有收费职能和权力,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

二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由于承担着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公益服务,公益一类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类型,是国家重点保障确定要保留的事业单位,绝大部分会保持现状,但部分可能会根据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必要的整合。

(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型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明显。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基本特性是部分资源可由市场配置,即存在一定经营或收费职能。鉴于此,此类事业单位一般由财政差额拨款供养。改革有三个类型的方向:

一类针对主要为行政机关提供辅助性服务或基本公益服务的,剥离其经营或收费职能,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作为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供养;

二是保持现状,允许其保留经营或收费职能,保障其基本的公益服务职能。以上两类占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部。

还有就是一部分效益较好的,也就是收费或经营职能占据其主体职能大部,可以实现自负盈亏的中介、营利性组织,如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园林绿化工程处、殡仪馆等,全部改企。包括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也在试点取消编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即单位保留事业属性,人员企业化。



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