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暑期旅游推荐(适合带着暑期去旅游的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有哪些)

时间:2022-09-18 02:22 | 栏目:信息 | 点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熟悉这首诗,朋友们你能告诉我: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的标题是?

这首诗,朋友们你能告诉我,你熟悉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的标题又是?

下面这首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就告诉了我们上两首标题的关键字“庐山”: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可以说在庐山旅游不经意在路边的石头上就可以看到不知什么人留下的石刻诗篇,沿山北登山公路,一到牯岭映入游人眼帘的就是一座刻写毛泽东手书《七律•登庐山》的大型碑刻。

陶潜,又名渊明,晋代田园诗人,传于世的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今天人们常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名言就出于他。

陆修静 (406-477年),字元德,道教上清派的宗师。刘宋大明五年(461年)来庐山,因"爱匡阜之胜",在此构筑精庐,建太虚观。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刘宋时期天师道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另相传庐山的仙人洞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居住。

庐山山南有白鹿洞书院,它与长沙岳麓书院、商丘应天书院、登封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为南唐的李渤。李渤养了一只白鹿,终日相伴,时人称之为白鹿先生。后李渤就任江州刺史,在此修建亭台楼阁等,取名为白鹿洞。

宋朝时,书院讲学之风盛行。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知南康军,淳熙六年在白鹿洞原址上建白鹿洞书院,理学名流陆九渊等也曾在此讲学或者辩论,这里成为了理学的传播中心。

庐山有一景点为:御碑亭

这块御碑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敕建,立于庐山仙人洞附近的白鹿升仙台故址,现为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御碑刊刻着朱元璋撰文的《周癫仙人传》和《四仙诗》。《周癫仙人传》讲述了周癫仙人在庐山修行时,暗示了朱元璋最终会夺取天下,并助朱元璋赢得了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为了记念这位神人,朱元璋在庐山给他造像立碑。

朱元璋还正式封庐山为庐山还有一处景点:御制赐经亭

在庐山黄龙寺的右后侧玉屏峰麓的小山坡上。

这座“御制赐经亭”是依明万历十四年,明神宗朱翊钧的一道《护藏敕》圣旨所建。

建亭的原因是黄龙寺当时的临济宗高僧彻空禅师,佛法精深,万历皇帝和母亲慈圣皇太后曾诏其入宫讲经,慈圣皇太后亲赐黄龙寺藏经、画卷以及鎏金佛像等珍品。赐经亭正是万历皇帝为纪念母亲慈圣皇太后赐经之事的。

建国后,中共在庐山共举行了三次会议

建国后,中共在庐山共举行了三次会议:分别是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中共中央的"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的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的“九届二中全会”。有名的是"八届八中全会"和“九届二中全会”。

庐山交通,交通非常方便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面不到十公里,高铁在九江站下,飞机到南昌昌北机场。庐山之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庐山的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80米,牯岭的海拔1167米,为一云中之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