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9:54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纳爱斯:寻找蓝海
90年代初,中国推出“国退民进”,不少国企从企业经营中退去,从而引进大量外资,这也导致本土日化企业“集体阵亡”。曾轰动一时的熊猫洗衣粉,1994年被宝洁收购;活力28,1996年被德国美洁时收购。
相反,当时尚不出名的纳爱斯及时进行股份制改革,员工自己当家作主,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首先,洗衣粉、洗衣皂领域,纳爱斯以“雕牌”打天下。当时洗化产品分裂割据,品牌地域性明显。在产品没有较大差别的情况下,纳爱斯以广告抢占消费者心智。雕牌系列下岗女工广告中,孩子那句“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曾温暖了不少人。这也使雕牌第一个跨出地域,成为全国性品牌。
其次,伢牙乐牙膏定位儿童市场,剥开口腔护理的洋葱。随着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的提升,雕牌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纳爱斯以口腔护理为突破口,推出“纳爱斯”品牌。其产品采用独具特色的透明膏体,给人以营养健康的感觉,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然而,当时牙膏市场竞争激烈,三巨头对成人牙膏市场已形成垄断。纳爱斯开始把眼光放在儿童市场,推出“伢牙乐”品牌,强调其富含VC。目前,伢牙乐牙膏年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是儿童牙膏市场第一品牌。
最后,随着洗衣液市场崛起,纳爱斯又及时推出超能洗衣液,以一句“超能女人用超能”抢占市场。经过多年耕耘,纳爱斯在中高端市场发展稳健,到2015年,其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值中占比已达67%。与此同时,其销售额也突破190亿元,位居世界日化第五。
立白:贴近用户
1994年立白成立,此时洗化市场已逐步打开,立白顺应市场,逐渐呈后来居上之势。
当时正是洗衣粉、洗衣皂的时代,立白也顺市场需求推出相关产品,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创新地为洗衣粉增添香味。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观有所改变。曾以价格为导向的消费人群,开始注重健康,“害怕日化用品伤手、残留有毒”。于是,立白提出“不伤手的立白”概念,直捣洗衣粉市场。同期的立白洗洁精,也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打出“不伤手,无残留”口号,迎合细分市场,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立白洗洁精与雕牌洗洁精是洗洁精中公认的王者,而曾经的领导品牌白猫已不知去向。
在洗衣液品牌上,立白本着“不伤手”诉求的同时,升级为“洗护合一”。同时,其还采用双品牌策略,立白洗衣液外,还有“去渍霸”。由于“去渍霸”无法注册商标,后改名“好爸爸”,并邀请因《爸爸去哪儿》而爆红的黄磊及其女儿为代言人。
在牙膏市场上,立白就远落后于纳爱斯。相较于纳爱斯集团采用“纳爱斯”和“伢牙乐”两个品牌做牙膏,立白依然用“立白”这一品牌。2003年,尽管其花重金聘请因《还珠格格》大火的林心如为其宣传,依然无法改变消费者的排斥心理。因为人们用立白牙膏,就有一种把洗衣粉、洗洁精往嘴里倒的感觉。其后,立白收购了蓝天六必治以图东山再起,但毕竟这一品牌已经老化,谁也无法扭转消费者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