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幼儿园长被25岁儿子杀害藏尸家中(一个穷人倾其所有要买富人区的房子,为了让孩子跟富人孩子做朋友培养人脉,你怎么看)

时间:2022-09-18 14:50 | 栏目:信息 | 点击:

说说我朋友的亲身经历,也许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5年前,朋友因为喜欢带院子的房子,也为了退休后养老方便,用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在一高档小区,买了套双拼别墅。

因为房子买的贵,对于朋友家庭来说,属于超前消费。因此,朋友打算在装修时少花点,简单装修一下就行了。可装修时见到邻居们,才明白,所谓简单装修基本也在百万左右,因为邻居们装修大多都超过200万,有的仅家具就百万以上。

邻居们,互相看看彼此的装修风格、互相借鉴也是常有的事,自己如果装修的太低档,也不太合适。

朋友这才深刻体会到,原来同有钱人做邻居也有很多无奈。

当然小区内工薪阶层也有,例如有的年轻夫妻,两个人都上班。但父母条件好,房子是父母给买的,典型的富二代,根本不靠工资生活。

再看车子,虽然不都是豪车,但奔驰、宝马在小区是大众车型,最差的也是奥迪,而且家家都有两辆以上的车。朋友看看自己刚买的雅阁和家里原来那辆现代,从前住在经济适用房小区时的良好心态、甚至稍微有点的优越感一扫而空。

朋友夫妻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工资并不太高,平常比较朴实、朴素,也一向不喜欢和人攀比。据朋友说,她住在那个小区,心里确实是有些影响的,不是自卑,只是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为,房子买的起就行,可是住进去才知道,买得起和住得起是两回事,其中有一点,心态上也要改变才行。不仅是物业费贵了几倍,就连卖个废品,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小区内大多数业主并不是卖废品,而是直接“送”废品,即使收钱,也是估计一下,人家给多少就收多少,从来也没有提出异议的。因此,来小区收废品的师傅基本不用带秤。

朋友说第一次卖废品时印象深刻,她还同在从前小区一样,把要处理的废纸、纸箱等,分好类,自己打好包,过一下秤,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打电话叫来了收废品师傅,让师傅称一下,师傅说,不用麻烦称了,50块吧!朋友吃了一惊,这些废纸足足有300斤,5毛一斤,怎么只有50元呢?

收废品师傅说:“有300斤,你自己称了?”

朋友说:“是啊。”

“你不早说自己称了,早说我就不过来了。没见过住这么大别墅的人还这么计较的,卖个废品还自己称!”

卖废品前自己先称重,是住从前小区时养成的习惯,以前小区邻居们说,收废品的称很多都调的不对,2斤才称出1斤。因此,大家先自己称一遍,这样,收废品的就不会糊弄人了。而且,大家都这样做,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收废品的师傅也从来没说过什么。

朋友虽然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但从此,也入乡随俗,卖废品前再也不称了,给多少是多少,或者直接送人。不在钱多少,关键是不想搞特殊。

现在,朋友已退休在家,但平常除了亲戚,基本不往家里请客人,因为,她的朋友也大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她不愿意朋友们来到这个小区后会感到不自在。

至于自己,她说,已经慢慢习惯了,但在小区内,她和邻居们的交往也不多,基本没有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很有自知之明地说:“自己不是有钱人,只是误入了有钱人的圈子,但换套房子不容易,也不想再折腾了。”

这就是穷人到富人小区买房子的经历,如果你也想买房子,买之前,一定要考察好小区的定位,了解买主一般都是什么阶层的群体。不要以为和有钱人住在一起了,就变成有钱人了。

一个买套房轻而易举的家庭,和一个倾其所有买套房的家庭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如果你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真的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除外,毕竟日子还是自己过,和周围环境及邻居没有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