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徐辉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如果建文帝用徐辉祖不用李景隆能否歼灭北军)

时间:2022-09-18 22:39 | 栏目:信息 | 点击:

然而历史却没有给他统帅三军的机会,整个“靖难之役”,他只作为后援出场了几次。而就那微乎其微几次的出场,也最终见证了徐辉祖同样是不世出的战将,至少不会输阵任何一个“靖难勋将”。


虽然朱允炆也明白徐辉祖是朱元璋精心留给自己的左膀右臂,也曾拜为太子太傅,但由于他特殊的身份背景(朱棣的大舅子),在朱允炆时期,得不到真正的重用;由于忠贞性格(为朱允炆守节),得不到朱棣的重用,一生处于生不逢时的尴尬处境,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国难思忠臣,在万历4年,成为了受人祭奠的建文忠臣之首;在崇祯17年,更是被追谥“忠贞”。

燕军撵着南军跑,南军死伤十余万,等李景隆退守济南的时候,60万大军几乎挥霍殆尽,人送外号“运输大队长”。


而最后才得到命令进去战场的徐辉祖不但掩护了李景隆撤退,还全师而还;然而这并不算什么,此后驰援在安徽睢水总兵何福与副总兵平安,又在今安徽灵璧西南的齐眉山大败燕军,斩杀燕军悍将李斌。此战打得燕军闻听“徐辉祖”,便不寒而栗。

然而就在徐辉祖准备扩大战果,继续挥兵北上的时候,却如当年岳飞在朱仙镇,接连收到十二道金牌,不得已而撤回南京。

徐辉祖在整个“靖难之役”战争期间,就像一块垫脚石,需要垫脚了,才会被用到;不需要了,立马扔一边。而且关键的是用一代名将给一个战五渣做垫脚石。

换句话说,只要朱允炆用对人,不优柔寡断,当初听徐辉祖的意见,擒拿朱高煦;哪怕后来就是瞿能、平安这类角色作为统帅,朱棣也没有赢面。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