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什么是月子病(“月子病”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2-09-20 03:58 | 栏目:信息 | 点击:

坐月子算得上咱们国家的一个传统,俗话说,坐个好月子,

健康

一辈子,坐月子是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

剖腹产

还是顺产,都要调养好身体,这样能使促使生殖

器官

和肌体尽快恢复。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

月子病

到底是个什么鬼?扒一扒“月子病”是怎么来的?

“月子病”居然不是“病”?

没错,在正规的医学教材和研究文献里,是找不到所谓一种「月子病」的专业说法。那是怎么回事呢?

月子病是咱中华特色文化的产物,据说如果不按照传统要求的方法坐月子,就会在月子里沾染上疾病,出现怕冷、怕风、出虚汗,

关节疼痛

,四肢麻木,全身酸痛,

足跟痛

,如遇冷阴雨天疼痛会加剧。

这些症状人们都称之为“月子病”,明白了吗?其实所谓“月子病”就是月子期间护理不当,导致让其他疾病趁虚而入,这才是很多妈妈“月子病”的元凶!

“月子病”怎么来的?

月子病也可以分为两类,狭义的“月子病”症状即“

产后风

”,广义的“月子病”指的是产后身体各部位恢复不当!下面听小编给大家讲解:

狭义“月子病”即“

产后风

”:

由于情绪忧郁而引起——可能伴有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月子里过度劳累而引起——还会有四肢乏力,

腰酸

,嗜睡等症状;

由于怒气而引起——还同时伴有大小

关节疼痛

头痛

等症状。

广义的“月子病”:

子宫:分娩可能造成子宫易位甚至脱垂,子宫复旧不良的产后妈妈,容易导致

恶露

不绝,甚至引发一些

妇科疾病

乳腺疾病

母乳喂养

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每天对乳腺进行清理,并将多余的乳汁排出,以保持乳腺的畅通,避免乳腺炎;

泌尿: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后,排尿功能未及时恢复,可能会出现

尿潴留

现象;

盆底: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产后性生活不快、漏尿、

子宫脱垂

等症状,产后的半年内,是妈妈们重塑身材的最佳时机了,妈妈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了!因为宝宝在肚子里已经待了 十月之久,骨盆都被宝宝撑大了,所以在产后的2个月之内要收缩骨盆,6个月内对骨盆收缩是最理想的。

体型、胸部以及卵巢。

如何有效预防“月子病”

1.观察

产后恶露

子宫恢复好不好,看看恶露便知道。恶露最直接的反映了产后子宫的情况,通过恶露的变化,自我判断子宫恢复的如何。

2.产后好好休息

喂饱了宝宝后,就抓紧时间睡觉,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恢复。

3.及时给宝宝喂奶

及时给宝宝喂奶,对妈妈和孩子都有好处。不仅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力,还有利于新妈妈自身的子宫收缩,加快

产后恢复

4.尽快排气、排尿

剖宫产

的新妈妈应尽快排气。可以在生完6小时后可以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肚胀,同时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憋尿时间太长,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顺产后,4小时即可排尿。

剖腹产

的妈妈,第一天肯定要导尿,第二天或第三天拔掉导尿管后,要自己起床上厕所。

5.适当地活动身体

自然分娩的新妈妈6~12个小时就能试着慢慢下床走动。这样可以增强腹肌收缩,促进子宫复原、

恶露

排出、增进食欲,防止

尿潴留

和便秘发生。切记要做适度活动,不能活动量太大哦。

剖宫产

新妈妈在醒后也可以做些简单活动。比如伸伸胳膊,翻翻身等。

6.良好的休养环境

病房内,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但绝对不能直接吹到产妇。


另外,由于刚分娩后的新妈妈需要静养以恢复体力,尤其有慢性病或

感冒

的亲友更是最好不要来探视新妈妈及

新生儿

,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7.保持卫生习惯

产后因为虚弱,身体会不停地流汗,正常的洗脸洗脚刷牙还是要的。但是千万不要捂!不要捂!不要捂!穿的薄厚适中就好,千万别捂出病来,特尤其是夏季。

8.保持心情愉悦

不管是孕期还是月子里,妈咪们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度劳累,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身体康复。

准妈妈一定要提前知道产后如何保养,不然这些知识Get不到位,可是会落下所谓的“

月子病

”的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