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08:28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关于电影《刘三姐》,看过一篇很牛逼的影评文章,文中对一部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光故事片能够风靡全国,且几十年来仍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有着非常深入且精辟的诠释,我试着借其中的相关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群山如黛,天清水白,竹篙一点,穿岚而来……
取景拍摄于桂林阳朔的《刘三姐》,桂林山水一直是写意山水的主题,但电影却将漓江拍摄出一种阳光明媚的绿水青山,超越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中烟波浩渺的空灵气象,让山水与人物融合,让歌声笑声萦绕山水之间,充满了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与泥土味道。
《刘三姐》的山歌中,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意向俯拾皆是,比如:
“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五谷杂粮都不分,饿死你这人之初!”
黄婉秋饰演的刘三姐,与现下的明星网红脸不可同日而语:健康红润的脸庞,落落大方而又顾盼生辉的天真娇态,赛歌场上一马当先胜券在握的自信……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自然,山美水美人更美,即便口中唱出的毒舌笑骂,也显得如此辛辣俏皮。
关键是,电影也努力保持刘三姐纯洁美好的形象,她被害落水漂流来到莫老爷地盘,得到所有劳动人民的爱戴,而包括莫老爷在内的所有敌对势力,对她的打击报复都没有丝毫欲望粘连,没有对其构成任何侵犯,即便已经被抓到八角楼,也是毫发无损等待救援。
那个年代,对爱情着墨不多,但《刘三姐》仅有的几个场面,就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对有情人,并对其爱情给予厚望。
开篇刘三姐江心划着小木筏与阿牛哥相遇那场戏,打鱼老汉和三姐对话之时,阿牛哥并没有参与,只是在一旁憨憨的看着,等三姐同意留在此地、踏上他们的渔船时,牛哥带着喜上眉梢的傻笑收拾小船,擦拭地板,然后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抓条大鱼出来迎接贵客……女的娇羞男的憨傻,及其传统的的爱欲表达,令人暗自回味。
互诉衷肠时,已经到了大结局,这让著名唱段流传几十年
到了最后,阿牛哥和刘三姐无法在本地生活,只能继续顺水漂流,不知道是牛哥救了三姐还是三姐带着了牛哥,因为他们已经成了无法分开的整体。
而这一设定,又完全符合观众对于武侠世界中,爱情主角逍遥山水、缘定终生的美好想象。
电影拍摄于1960年,是新中国经过10年巩固,在建设中逐步自信之时,也是全面迈向大跃进之初,无论情节还是唱词,其实都关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的贬低攻击和对劳动人民的无比推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透露出wen ge的先声。
但因为能够非常巧妙地将这种批判沉浸在艺术的戏感中,点到为止,所以本该火药味十足的对歌现场,反而呈现出富有娱乐精神和人情味的欢乐时刻,让其暴虐的一面得以藏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