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水稻负泥虫(水稻田里的负泥虫如何防治?危害大吗)

时间:2022-09-21 06:21 | 栏目:信息 | 点击:

谢邀!

稻负泥虫,鞘翅目,叶甲科昆虫,因虫肛门开口于背部,排出粪便留于背上,用粪便盖以幼虫带着移动。故也称背屎虫,虽每年发生一代,以群集于禾本科植物上,食嫩叶肉留脉筋,正于3,4月一切植物之苗期,又留卵于近处,幼虫一孵化,与晨,晚无阳光之时尽食苗叶,使苗期一二叶时,叶片肉无,白色脉撑着,叶尖枯萎。此时若未用药防,4一5月时幼出长大,危害早稻移栽大田。5一6月初化蛹,老熟幼出脱去背负屎物,自分泌出白泡沫作茧,6一7月成虫羽化又取食近处禾本科植物。如不防治,从3月一直危害禾稻到7月成熟。是水稻危害极大虫害之一。

防治以粉剂为好,亦可用药液剂。

1,粉剂,每亩25%敌百虫粉3斤,拌消石灰25斤,在作物有晨露早晨撒施,可粘着粉剂于作物上,而快速杀灭。

2,液剂喷雾,50%杀螟松800一1000倍液在有阳光时喷施,多施于虫躲荫处。

3,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施药方法如杀螟松。

4,毒植物粉施,闹羊花干粉或雷公藤干粉,拌草木灰撒施,也是在早晨或晚露时施药。

农业之害虫防治,最好为综合防治,冬闲之时即考虑,稻田沟渠及田内杂草除尽,以防虫原越冬。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