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21:15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寒湿体质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寒湿体质的症状:胸脘闷,纳呆、腹胀、大便黏腻或泄泻、头重如裹、身重、口淡不渴,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尤其是下肢,或妇女白带量多,或畏寒肢冷,心悸、身体骨节烦疼,皮肤可有湿疹疮疡,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中医一般采用温阳健脾祛湿的方法对寒湿体质的人进行调理。
寒湿是两种病邪因素,寒邪与湿邪结合在一起。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湿邪的特点如下: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容易气机不畅表现为闷、痛;②湿性重浊,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表现秽浊垢腻不清的现象;③湿性黏滞,指症状多黏滞而不爽,另指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④湿性趋下,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下部。
寒湿容易伤脾、伤肾,因此,具有寒湿体质的人一般属于寒湿困脾证、脾肾阳虚证。寒湿体质多是由于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等导致寒湿内浸;或由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瓜果,导致寒湿停滞;也可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而导致;此外,素体脾阳虚、肾阳虚等也容易形成寒湿体质。
中医调理寒湿体质的人,一般采用温阳健脾祛湿的方法,在辨证的基础上,可选择的方药有:苓桂术甘汤、甘姜苓术汤、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实脾饮等。具体请遵医嘱。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马大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