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牟其中的八大金刚(如何评价集“首富”与“首骗”于一身的牟其中)

时间:2022-09-22 05:24 | 栏目:信息 | 点击:

来源: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

牟其中出狱前,华商韬略编委会计划推出特稿,并为此拜访了前南德集团的核心人物、集团副董事长、南德金融中心总裁夏宗琼。

不过,对于媒体人而言,牟其中实在是一个过于“棘手”的人物:他是“首富”,也是“首骗”,无论将他解读为神仙还是凡人,都有足够的事实来支撑这迥异的头衔。

作者: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陈光

9月27日早上6点50,牟其中乘车离开湖北洪山监狱。那之后的一礼拜,他的名字在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

牟其中没有见过微信。他在洪山服刑16年,算上羁押的时间,他在“里面”待了近18年。

其入狱的这些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牟其中受审时,BP机在国内如日中天,其出狱时,移动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

民营经济在此期间经历了数次洗牌,马云、王健林、马化腾、宗庆后……你需要几百个名字才能描绘出这幅波澜壮阔的财富图卷。而在牟其中最巅峰的年代,在某些人眼里,他的名字等同于民营经济。

不过,有些事情并没有被时间改变。出狱的第一天,牟其中透过其唯一代理人夏宗伟对外宣布,他计划筹措1000-2000亿的基本金东山再起,重启南德试验。

1000亿起,这个数字“很牟其中”。他对金钱数字的“感知”一向很低,后续在他看来,金钱只是数字,多少并不重要。

过人的能力

牟其中并未因此消沉,他的心思并不在生意上。那个年代的精英大多有政治情结,“商而优则仕”是一批国企经营者的理想归宿。作为民营企业家,牟其中所展现出的理想比国企老总还远大。

他经常给到访者“讲政治”,那期间,他研究最深的是中、美、俄三边关系,并且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一抬眼就是国家、国际的发展和关系,这是牟其中的格局。他觉得自己是个做大事的人,企业行为只是其理论中的最低层次,他希望创造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甚至是经济体系,来实现自己的家国情怀。

他的“研究”是南德发展的根基。1990年的一个夏天,牟其中和手下几位人大研究生,坐在北京沙沟的树荫下吃白萝卜炖猪肉,他突然问了一个古怪的问题:

大家都盖商品楼,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挖个浅坑马上盖楼,二是挖个深坑盖摩天大楼。前一种你盖到五六层就盖不上去了,发不了大财,后一种你楼还没盖好,别人的已经卖出去了,你投钱又多又失了商机,你们选哪一种?

一众硕士相觑无言,牟其中隔半饷自己揭秘:怎么盖不是问题,关键是在哪里盖。在美国,你要挖深坑;但中国讲安定团结,你要选第一种,挖浅坑,但是冲着摩天大楼去盖。你盖到七八层就摇摇欲坠。别管!接着盖,因为有人比你还着急,有关部门担心楼倒下砸着别人,会日夜替你挖沟、打桩,最后你大干快上,摩天大楼一气呵成,而他们则帮你把地基加固了。

多么“可怕而深刻”的言论。

牟其中的这番话很实际,当下很多行业都存在利益和荣誉捆绑,进而做大的现象。牟其中在26年前就想靠“捆绑”做大,但从始至终他没有找到太牢固的捆绑对象。

因为能言善谈、观点犀利,公司的亏损并没有给牟其中的个人声誉带来太大影响。他有一项过人的能力,能像海绵一样吸干别人的学问。

做生意每到一地,他总是先请“高人”吃饭聊天,学者、领导乃至江湖术士,都是他的座上宾。早年席间他很少出声,听着别人高谈阔论。再换一个场合,他能举一反三,将听来的事情、理念讲得天花乱坠,讲得比“原作者”还要生动有趣。

因为这个本事,牟其中树立了强大的个人魅力。即便是后来其掘墓人、撰文称他是“首骗”的作者,都承认牟其中是他见过最有魅力的人之一。

“傻博士狗屁不通”

牟其中身边能洞悉其理论的人也不多,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颇有阅历的知识分子。

南德集团招揽了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经济学者、作家、行政管理和金融人才应有尽有,“万通六君子”中的3人都在牟其中手下谋过生。牟其中为这些人设置了几十个部门,报社、外事翻译部、欧洲筹备处、苏东贸易部、765工程部、航空货运部、甚至是国际卫星部。

按照老南德人的说法,大部分部门都是摆设,因为“南德有牟总一个人操心就够了,其他人只需要听招呼。牟总需要的是你这个人的牌子。”

牟其中喜欢给知识分子们讲课,他说孔子讲学弟子三千,他只要三四百人。牟其中有了新思想、新高招时,需要知识分子们聆听和掌声。他经常组织会议,从来没有主持人,讲台上放一张小方桌,牟其中拿个大茶缸子坐下,讲完就散会。不听大家说什么,他讲过瘾了就行。

牟其中偶尔提问,手下答不好时,他会说“傻博士狗屁不通”,有老南德人说,按照老牟的知识水平,他有这样骂的资格。

双休日的时候,牟其中喜欢带着一帮“傻博士”到各大景区喝茶侃大山,他还办了一所“南德儒商学院”,亲自授课,乐在其中。

牟其中案发后,一位“傻博士”说:“老牟演讲听一次让人着迷,听三次没什么意思,听五次就烦;但我从不表现出来——他既然一个月肯花3000元雇我来听,我就忍着吧!”而牟其中则说:“你们什么事也不用干,车照坐,饭照吃,钱照拿,比铁饭碗还铁饭碗啊,南德实际上是老板一人操心,一人挣钱大家花,共产主义啊!”

牟其中“养”了很多人,他自己实际不怎么花钱,对物质水平的要求非常低。去陕北考察时,他带着冯仑一起,开着漏风的破车走了2000多公里。凌晨时一众人在老乡家里吃刀削面,大伙儿都嫌脏,吃不下,牟其中却吃得倍儿香。吃完回车,他对大家说:你们不懂什么是饥饿。坐牢时最大的煎熬是饥饿,不是疼痛。一进去先饿你个五天,啥都招了。牟其中教育手下要懂得忍耐,他饥饿过、忍耐过,所以他说他现在吃什么都特香。

夏宗琼曾给牟其中买了一条几百块钱的金利来皮带,因为怕老牟嘀咕,她说是几十块的物件。岂料牟其中听了很吃惊:皮带这东西最多十块钱不就够了吗,几十块也太奢侈了。

台上开口便是几百亿的生意,台下觉得几十块都贵,牟其中一直是如此矛盾、复杂的形象。其手下对于牟其中的情感也很复杂。他们中有人称他“不像个企业家,反而有很大的政治目的”,有人称他“生不逢时,理念超前但无施展空间”,但每个人都承认牟其中有着过人的才华。

牟其中端着大茶缸授课时,或许没有想到,他养着的“傻博士”里,有人成了他的掘墓人。

要清清白白地走出去

如果事情到这里终止,那牟其中或许无法在16年后仍然引发万众瞩目。

和前两次牢狱经历一样,狱中的牟其中依然如故,他坚持锻炼、写作和思考,即便最初,他被判的是无期徒刑。

牟其中每天爬楼梯上下十几层,坚持洗冷水澡。后来听说爬楼梯对膝盖损伤大,他就变换了锻炼方式——在地上爬。他认为爬行对治疗劲椎、腰椎病有很好的效果。

牟其中每晚必看《新闻联播》,他还订阅了《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等数十份国内外报刊杂志,他称自己从不缺少资讯。他将有价值的内容分门别类,每天写几千字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文章,其笔记本摞起来有数米高、几百万字。出狱的时候,牟其中专门拿了几个大蛇皮口袋,带着他的精神财富一并重见天日。

期间,牟其中通过代理人夏宗伟,发表了很多评论和观点,德隆系崩溃、郎咸平称企业家有“原罪”、直至互联网+等重要事件和历程,他均有发声。和以前一样,仅理论而言,牟其中的观点依旧犀利,他的很多言论纷纷被外界引用。

狱友们不理解这个白发渐生的老人。一天雨后,牟其中读完报纸对身边的一位犯人感慨道:“当一个大国的领导人,真是太累太累。”广场上散步的另外两位犯人听了,禁不住哑然失笑,而他却一脸严肃。

牟其中曾有机会早点脱离铁窗,他符合假释和保外就医的条件。但假释的前提是犯人认罪服法,牟其中一直不认为自己有罪,他对夏宗伟说:要清清白白地走出去。一次探视时,牟其中还给夏宗伟念了一首打油诗:“人生七十不稀奇,六十还是小弟弟。到了九五看一看,百岁期颐似可期。”

2016年5月30,牟其中等到了想要的结果,终审裁定南德集团并非该案信用证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牟其中在狱中读完了夏宗伟送来的终审判决书后,长久无语。4个月后,他刑满释放。

出狱的第一天,牟其中先洗了个澡,洗掉身上的“晦气”,又换了身衣服。吃饭的时候,他看见同岁的老同学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他也要申请微信号。

虽然脚步有点蹒跚,但牟其中讲话依旧中气十足,且雄心不减。他称将积极筹备恢复南德试验(Ⅱ),将智慧文明生产方式推进到更大范围内的实践应用,来检验其科学性与普遍性。

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牟其中能不能东山再起成了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他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大部分已经脱节于时代,很难迎头赶上。但实际上,互联网、触摸屏、高铁,和资本、生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对于牟其中而言,这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牟其中的才华在于其口才和理念,他的很多实践,今天看来非常应景。其日用品换飞机,在今天叫“去库存化”;在国外建开发区,也和“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相成。

更重要的则是牟其中资本运作的能力。如今的资本盛宴中,很多企业依靠“画大饼”、“大佬站台”获得了天价融资或是不符其实力的股价,而这个“玩法”的核心因素,牟其中都很擅长。

十几年前,舆论纷纷给牟其中的一生“盖棺定论”,如今看来,怕是要再等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