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08:30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如果靖难之役爆发在明太祖时期,不是朱棣会不会取得成功的问题,而是要先确定一下朱棣的脑子有没有进水的问题?
明太祖时期,不要说朱棣想造反,相信他,就连偶尔一不小心脑海中闪过一丝丝的这个念头,都会把他自己给吓一跳。
如果朱棣想学李世民,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首先,朱元璋不是李渊,朱棣也不是李世民!
虽然李渊和朱元璋都是开国皇帝,但是李渊的天下是儿子们带人帮助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儿子,就没有李渊的大唐天下。唐朝建国时候的战争,主要是李世民带领军队去打的,李世民在军队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和人脉,几乎是一呼百应。
朱元璋的天下是朱元璋自己带人打下来的,儿子们只是做了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朱元璋在朝廷和军队中拥有极大的威望。他从一无所有的一个叫花子,带领一帮人东征西讨,赢得大明天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朱元璋在朝廷和军队中都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明太祖在位时期,整个大明朝,没有一个人拥有可以和朱元璋分庭抗礼的实力。
朱元璋儿子们的权利都是朱元璋给的。
朱元璋把朱棣封为燕王,并命令名将傅友德为大将军,率领人马奔赴北平,帮助训练军马,听燕王调动,出征漠北追缴元军。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朱元璋让他们去听朱棣指挥,就是为了锻炼朱棣。朱元璋多次命令朱棣率师出征。 这些都是朱元璋在培养朱棣的能力和威信。
但是,朱元璋希望朱棣能够起到稳定大明江山的作用。做好自己的燕王,而不要去有非分之想。
在1392年,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立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做接班人。朱元璋非常喜欢朱允炆,凡是发现对朱允炆有威胁的人,朱元璋都会毫不留情,痛下杀手!光是借口大总兵蓝玉谋反一案,就诛杀了一公、十三侯、二伯,杀一万五千多人,包括去帮朱棣的傅友德、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人全杀了。谋逆之罪是要碎剐凌迟处死,朱元璋考虑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没有把他碎尸万段,让刽子手把蓝玉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然后派人把人皮送送到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
朱元璋的狠毒,没有人不怕的。
《明史·太祖本纪》说朱元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
朱元璋如果没有死,朱棣的韬光养晦是瞒不过朱元璋的,也没有人敢去背叛朱元璋而去私通朱棣的,更不会有任何藩王敢去和燕王走到一起去!
朱元璋临死时告诫朱允炆:
“燕王不可不虑”,并且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这些都是在防范朱棣的举动。
明太祖不仅料事如神,而且心狠手辣,只要朱元璋活着一天,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更谈不上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