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8:50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我读过匡亚明的《孔子评传》,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就是多少的问题。因篇幅所限简略回答如下"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这样重视孔子,把他作为中国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第一个代表。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叔梁纥,终其身为"武士"身份和一个陬邑大夫,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随母迁居阙里。
孔子幼年在贪贱中成长,如果没有一位贤母的抚养和教育,他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只能给出一个摸棱两可的回答。
孔子从小勤学好问,刻苦自学。"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记载告诉我们孔子和一般小孩不一样的玩耍,经常把祭祀的供品俎豆摆列出练习礼仪。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十六七岁就懂得一些礼仪,表现在母死葬于防山一事。
孔子通晓"六艺",确立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坚定信念,产生孔子思想。(余论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