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巡洋舰”名字的由来果真因为其用于“巡洋”吗)

时间:2022-09-23 04:17 | 栏目:信息 | 点击:

谢谢邀请!

“巡洋舰”是对英语Cruiser的翻译,之所以把Cruiser翻译为巡洋舰,自然是因为这种军舰当时主要的用途是巡洋。

日本人为什么把Cruiser翻译为汉文的“巡洋舰”

再说为什么要把Cruiser翻译成“巡洋舰”。

Cruiser这个舰种,兴起于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把一种体型、火力都小于主力舰,但是航速快捷的快速风帆军舰称为Cruiser。从功能上看,这种军舰当时主要的用途就是充当海上侦查、通信、保交、破交,以及布署到海外殖民地充当警戒舰,所以在大洋上穿梭巡弋,是Cruiser的主要使命。

(明治二十九年建成的日本第一种军舰“须磨”,一年之后,日本海军正式开始将“巡洋舰”作为规范的舰种名词)

近代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学习西方建设海军后,很快就遇到了怎样翻译西方舰种名词的问题。从幕府时代到明治政府初期,所采取的是不规范的做法,即直接使用音译,用假名拼写。到了明治政府建立后,为了规范海军建设,对舰种名词开始统一,最初用的是很无厘头的“第一种军舰”“第二种军舰”这种命名法,但与此同时,对舶来的西方军舰,海军界和社会上开始出现了根据这些军舰的特点,用汉文造词的显现,诸如汉文的“战舰”“巡洋舰”“炮舰”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日本名词。再后来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就干脆把这些汉文的舰种名词规范化,成为日本海军的正式舰种名词。

(清末中国船政自造的快船“扬武”号)

实际上和日本明治政府同时期,中国因为海军建设的缘故,也开始遇到如何将西方的舰种名词翻译的问题,面对Cruiser这种军舰,中国实际上也创造了自有的汉文名词,翻译为“巡海快船”,其缘由,也是因为这种军舰是一种“周莅属部,巡弋大洋”的快速军舰。后来,“快船”便成为清末对Cruiser的常用翻译。

对Cruiser的翻译从“快船”转换为“巡洋舰”,开始于日俄战争之后清末新建海军时期,此时的中国海军受邻邦日本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日本的海军名词被我们吸收使用,诸如“战舰”“巡洋舰”“潜水舰”这些名词,就在此时舶来。到了民国时代,更是进一步、更广泛地借用日本的汉文海军舰种名词,诸如“飞机母舰”“航空母舰”“驱逐舰”等等,实际上都是日本创造的汉文名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