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7:14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1912年以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和莫里兹·斯蒂勒为代表的一批演员兼导演建立了体现其民族特征的“瑞典学派”。斯约特洛姆采用斯堪的纳维亚文学名著来丰富电影表现内容,利用北欧大自然的诗意价值来加强戏剧效果。他的《鬼车魅影》不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影片运用的时空交错、照明与叠印技巧、二次曝光等创新技术手段也让人为之惊叹。斯蒂勒的影片注重展示瑞典自然风光,他善于启发演员表演,著名世界影星葛丽泰·嘉宝就是由他启蒙,而后走向好莱坞的。“瑞典学派”的成就对早期德国、俄国,乃至世界电影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1908至1914年间,法国喜剧电影处于统领地位。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风云,法国喜剧电影告别了它的霸权,喜剧明星麦克斯,林戴的宝座也让位给喜剧大师卓别林。 20世纪20年代中,由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法国电影进入先锋派时期。理论家路易·德吕克、导演阿倍尔,冈斯、雷内·克莱尔等人在发掘电影表现潜能、探索电影语言方面进行了多种纯形式的实验,他们的拍摄技术和手法体现在《车轮》、《拿破仑传》、《贝壳与僧侣》、《幕问节目》等影片中并迅速被其他国家的电影借鉴。
德国默片于20世纪20年代取得很大成就,茂瑙、维内、朗格、瓦格纳等艺术家的表现主义学派反映了19世纪知识阶层对人道主义的希望破灭而产生茫然若失的情绪。 《卡里加利博士》等作品反映出极端的虚无主义,影片形式怪涎、格调晦暗,并热衷表现神秘事物和中世纪的黑暗与愚昧。茂瑙和卡尔,梅育创建的“室内剧”电影运用自然主义手法表现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铁道》、《最卑贱的人》等影片中,人物性格真实,演员表演细腻自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迅猛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电于这个新兴移民大国而言不仅是一种廉价的娱乐,它从初始阶段就具有商品、技艺和社会属性。脱身于技术的电影,在很短时司内就成为与汽车制造、电力、石油、钢铁、化学、建筑6大国民经济支柱并行的产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电影及优秀人才的影响下,美国电影稳步发展,好莱坞作为国际电影制作中心的地位已初步形成。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电影工业国有化。列宁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苏联电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指导下,形成“苏联电影学派”。其中普洛塔占诺夫、库里肖夫和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年轻的电影i作者为这个学派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他们的杰出作品《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和《兵工厂》等许多伟大影片对苏联和全世界进步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门最大众化的艺术,它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更能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进程及生活本身。作为技术产物的电影本来就应该是既有画面又有声音的,只是在雏形阶段,其技术水平还不能达到运用声音和语言来参与创作。无声电影虽然调动创者运用最精致和完美的造型手段及蒙太奇技巧去表达影片内容,但是声音的缺席势必影响观众去理解影片的内涵。特别是普夫金的《母亲》、杜甫仁科的《土地》、斯约史特洛姆的《风》卡尔,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受难》等经典影片,由于演员没有对话而着实地影响了创作者的初衷。有声电影的产生是历史必然,虽受到包括卓别林在内众多默片大师的激烈反对,但它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929年第一部有声电影产生了,它是美国影片《纽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