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8:18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谢谢邀请,水稻田里公稻子比较多,什么原因如何防治?
恶苗病俗称“公稻子”公稻子对于水稻来说是恶魔,公稻子是水稻成长期会遇到的生理病害,这种症状一般是从出苗期到水稻出穗之后比较常见的,在苗期一般在4-5叶之间开始出现症状,害病的稻苗黄瘦细高,是很容易就可以辨认出来的,根系发育不良,根毛也显得比较少,早期显现症状的病苗,在稻田中一般从水稻分蘖期开始显现症状,病株颜色淡黄,稍高,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下半节上生存有上下伸长的假根,大多数害病水稻出穗前后枯死,少数可以出穗,但不能正常结实,所以有“公稻子”之称。
枯死病株的下部叶鞘及茎秆上生粉白色霉状物,期间偶尔还散生黑紫色小点。谷粒被害时,有的变成秕粒,有的在内外颖的合缝处生一条红线。相信稻农们都不想水稻会出现这种情况。
用50%溴硝醇200~250倍,浸种子3天,种子与药液比例为1∶1.2。每天搅动一次,一浸到底,直接催芽播手中。2.45%“901”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小包装100克,加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左右),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7天,一浸到底,方法同上。3.10%浸种灵乳油,2毫升加水10公斤,搅拌均匀后,随即浸种6公斤,一浸到底,不用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以上是小江怎样防治公稻子的方法和经验,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防治方法,不妨留言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