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8:35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奁,在辞典中被解释为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东晋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奁,镜匣也”。最早考古发现的七子奁,主要用途是装胭脂用的,所以说奁是闺房用品,有专家考证奁是古代上层贵族妇女专用的梳妆用品。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名画《女史箴图》中即有奁的写照。宋人绘画的《半闲秋兴图》中也有奁的形象,最早的奁是木胎,出现于战国,流行于汉代,古代的奁多呈圆筒形,直壁,壁腹较深,底有三足,并带有博山炉盖子。
那么奁做为闺房用品,历朝历代的妇女都离不开它,到了北宋,各个窑口烧制了大量的瓷制三足奁,供妇女使用,汝窑做为专为宋代皇室烧制御用瓷的官窑,也烧制了一定数量的三足奁,只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有账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