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9:15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家长,简要谈一点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仅供参考。
第一,大学选专业的第一标准是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良师,只有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好。但真要把专业把兴趣结合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大多高中生表面兴趣广泛,不易找出真正的爱好;另一方面,大多高中生及家长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经常望文生义,等到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专业与爱好不符。所以,在填志愿前,一定要深度了解自己的爱好及大学专业;
第二,除职业院校外,不要把大学专业与未来工作联系太紧。在本科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及科学素养,虽有专业,但大多学的是基础知识。在信息时代下,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未来的岗位所需知识还要深入学习。所以,在大学里的学习不要有太多功利心;
第三,大学专业的冷热都是相对的。在填报志愿时,许多家长与学生倾向于选报所谓的“热门”专业,事实上专业的冷热是不断变化的,基本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大一时还是“热门”专业,四年后毕业时也许就冷了。再者,无论任何一个专业,只要学得好,社会却会抢着要。从这一意义说:只有学不好的学生,没有不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