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艾伦·麦席森·图灵,这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最早提出了机器人是否会思考的概念,图灵也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
- 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
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半个多世纪的某个夏天,此时麦卡锡、明斯基等众科学家们正在举办一场Party,在这次聚会上探讨和共同研究了用机器模拟智能的问题,也是在那时,“人工智能(AI)”的理念正式被提出!
1950年,一位名叫马文·明斯基的大四学生与他的同学邓恩·埃德蒙一起,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这个事件被看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起点。
1950年,无独有偶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想法:一台机器如果能够与人类开展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达特茅斯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性会议。
1980年,卡内基梅隆大学为数字设备公司设计了一套名为XCON的“专家系统”,XCON专家系统是一套具有完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从一般推理策略探讨转向运用专门知识的重大突破。XCON专家系统在医疗、化学、地质等领域取得的成功,推动人工智能崛起。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AI开始抱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1997年IBM推出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广泛讨论。
2006年Hinton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突破,人类又一次看到机器赶超人类的希望。
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今年初公布了一项诊断皮肤癌的算法,经过训练,算法的表现已经可以媲美专业皮肤科医生。
此外,AI在预测心脏病、检测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病症上面也能够加分很多,未来期待AI在医学研究领域能够协助攻克更多的医学难题!
智能机器人
索菲亚 沙特公民(世界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影视题材中AI机器人慢慢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部分,AI智能家居也已经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场景中,虽然机器人威胁论或者恐吓论一直存在,但是未来而言,AI机器人势不可挡很大程度上也会利大于弊!
AI机器人将会在辅助恢复、情感陪伴、残障人士等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当然AI距离平民价格的量产还是有段时间的,道德的约束也会成为其AI机器人生产的一大需要考虑的层面。
无人餐厅
海底捞斥巨资1.5亿打造的“无人餐厅”在北京正式营业,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被安利和种草了。在这家无人餐厅了,不见了洗菜工、配菜员、传菜员,门口表演拉面的小哥和美甲擦鞋的服务员都不见了踪影。按照海底捞的官方说法,全年无休的机器人,不领薪水还不要加班费、更不会发脾气、极低的出错率,至少能降低4成的成本。
无人酒店
酒店里面没有大堂经理、没有保洁阿姨,面对你的只有机器人工作人员,所有事情统统交给了人工智能。住客进门无需插卡,只需带着一张脸就行了,灯光会自动进入欢迎模式,电视机自动开启,房间内的空调、灯光、窗帘等设备全部不用手工操作。
智能生产
富士康而言算是国内较早一批率先用机器人来取代流水线员工进行生产的企业,其中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用人成本规模化降低显然成了促使富士康做出这样改变的一大因素。其实不只是富士康这类的巨型科技类产品企业,比如国人最爱的饺子也早已在智能制造的路上大跨步的前进。
智能物流
人工智能同样蔓延到了物流行业,从智能分拣到快递运输,包括京东的无人运输车、饿了么的外卖机器人。从室内到室外,人工智能也逐渐释放者自身的价值。
智能驾驶
2017年,颜值担当的厂长李彦宏因为擅自驾驶无人车上路也吃了首张无人车罚单!
智能文案
2017年双十一撸完了4亿张Banner每秒钟能设计8000张海报的「鲁班」智能设计平台
结 语
云计算、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被誉为助力数字中国的三驾马车。对于未来而言,人工智能会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也会刷更多的存在感。
技术是把双刃剑,AI人工智能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关注技术发展外,道德层面、法律层面也需要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去引导。人工智能,人为主导,机器为辅,发挥好人的价值才有可能更好的释放AI的价值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