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之后,如何快速恢复其运动功能)

时间:2022-09-23 16:24 | 栏目:信息 | 点击:


关注体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是张博士体态康复工作室的创始人张魏磊,感谢邀请!


崴脚是很常见的一种急性损伤,通常是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腱受到猛烈牵拉出现撕裂损伤。

如上图所示,有以下几种可能会造成崴脚,即踝关节扭伤:

1、足内翻+跖屈:这时会造成外侧韧带损伤,最常见的为距腓前韧带损伤(约占66%),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同时损伤约占20%,孤立的跟腓韧带损伤很少见。

2、足外翻+背屈:造成内侧三角韧带损伤(约占2.5%)。

3、胫骨旋内+足背屈外翻:造成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约为1%~10%)。

崴脚之后,应该怎么处理,才能最快速的恢复呢?

第一步:复位小关节(崴脚即刻处理)

检查是否有小关节错位,踝关节有七块骨头,很容易出现错位,如果有小关节错位,而没有复位的话,很容易出现反复肿胀而不能恢复,所以第一步是对错位的部位进行复位;

第二步:控制肿胀(48~72小时内)

PRICE原则

P:保护脚踝,避免再次损伤

R:休息,避免活动脚踝

I:冰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2-3小时

C: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固定脚踝、限制活动

E:将脚踝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位置,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循环

第三步:消除肿胀和炎症(3~7天)

口服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消炎药

按摩、热敷、外用红花油、活络油等

第四部:恢复关节活动度(1-2周)

被动活动踝关节

主动活动踝关节

第五部:肌肉力量练习(2-4周)

目的:恢复肌力平衡,增强肌肉对关节的保护

第六部:功能性练习(4周以后)

目的:恢复本体感觉功能,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静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进阶

动态稳定性

动态稳定性及力量

第七部:恢复功能性活动(6周以后)

目的:回归日常的运动中,形成良性循环

说明:以上康复阶段的时间划分仅供参考,因损伤程度及恢复速度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Daniel Tik-Pui Fong, Youlian Hong, Lap-Ki Chan, Patrick Shu-Hang Yung, Kai-Ming Chan. A Systematic Review on Ankle Injury and Ankle Sprain in Sports. Sports Medicine, January 2007, Volume 37, Issue 1, pp 73-94

《运动医学》,作者:王安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运动医学骨科学核心知识》,作者:Miller ,Sekiya ,译者:邱贵兴 范彧 黄志峰 王炜 杨波 余可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Knight KL. Initial care of acute injuries Cryotherapy in sport injury management. Champaign, Ill.209–15.

作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