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我的姐姐豆瓣(如何评价电影《我的姐姐》)

时间:2022-09-24 05:27 | 栏目:信息 | 点击:

看了《我的姐姐》的原型故事后,一直想去观影的欲望降下来很多。姐姐是应该像原型一样潇洒转身、过自己的生活,还是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最终忍辱负重、带着弟弟工作、结婚呢?

整个事情原委是很清晰的,主人公在21岁已经上大学期间,爸妈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暂且不说主人公是坚决反对的,因为生孩子是夫妻两个人的权利,可以不纠结孩子的意愿。

但看爸妈的骚操作,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和认同:

主人公小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被放在爷爷奶奶家里长大。这一段成长期的亲情的缺失,是造成主人公坚决反对接手弟弟的根本原因。

同时,不知道父母怎么想的,在女儿那么小的时候就把三套房子放在她的名下。生了儿子之后,又心急火燎地催着女儿把房子重新过户回来。这不明显着摆明重男轻女吗?

从第三者的角度看,主人公不管是选择像电影里一样最终照顾弟弟,还是像原型一样决绝地把弟弟送人收养,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从父母或者亲戚的角度看,主人公如果不接受照顾弟弟,绝对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你是唯一的姐姐,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亲人,照顾弟弟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的大部分财产也都在你的名下,如果你做了甩手掌柜,毫无疑问是白眼狼。

我们很多人都是父母了,很多都有二胎了,这种感情会更加强烈。但是,我们很多人不会像主人公的父母一样,有了二胎,就对老大疏于照顾,更不会有了弟弟,就对姐姐轻视,重男轻女。

我们会跟孩子合理分享时间和精力,重于陪伴和沟通,照顾老大的情绪和感情需求,减少让孩子觉得被轻视和偏心的感觉。手心手背都是肉,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这样做既是身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孩子长大之后和谐相处的基础,更是在万一发生不测之后,孩子们相互照应、彼此关心的前提,也是老大对小弟或小妹多加关心的感情积累。

如果站在主人公的角度看,选择跟弟弟切割、过自己的生活,就顺理成章了:

跟我没有任何感情的一个人,还是对我没有任何感情的父母留下的,我还这么年轻,要我把他养大,我还要结婚、生自己的孩子,还要跟我分财产,想想头都大。

所以,有一个声音在说,姑娘,大胆地往前走吧,你应该去享受属于你这样花季女孩的生活,你有权利这么做!

同时,也有一个声音在哀求,姑娘,想想你可怜的弟弟吧,才六七岁,没爹没娘了,就剩你一个亲姐姐了,你忍心、放心她做孤儿吗?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是当事人,都难以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我们能做的,不管主人公做何选择,都祝福她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得到真正的心安。

我们这个社会能做的,就是尊重主人公最终的选择,同时完善福利制度,给于无依无靠的孤儿弟弟保障、安全和健康成长。

而电影里最终的圆满结局,我不认为完全是捏造或臆想,不同的姐姐肯定会有不同的选择。正如一个会选择自己想要的自由一样,一定有另外一个会选择自己的责任。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多元。

我是中怀,心若向阳,无惧悲伤,做阳光的人,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喜欢的话,点个赞再走吧。欢迎关注中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