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5:50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在远古时代,人类是没有贞操观的。
很多人不知道,直到近代世界上某些游牧民族,性方面仍然非常随意。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在生产力条件低下的时代,人口对于部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抛去敌人进攻不谈,就算想要应付残酷的自然环境,部落的人要越多越好。
那么,就要求部落的妇女们尽量多生育,最好一年一胎。
然而,古代医疗条件差,很多男人不能生育或者很早就是去生育能力。
同时,很多女人因为疾病,受孕率低。
这对于部落来说,就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很多游牧部落,对于女人的贞洁并不看重。
一些没有生育能力的男人,妻子怀孕以后他们大多也不生气、愤怒。
反正古代没有DNA检测,生下来的孩子仍然是他的儿子,壮大了他的家族。
比如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根本就不是他亲生的,仍然继承了金帐汗国。
这是其一。
其二是,这种情况下的妇女,也难以守寡。
部落无法养闲人,每个妇女都要有自己的用处,最重要的就是生育。
妇女的丈夫如果死了,妇女就只能改嫁,不然回来养活一个废物呢?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父亲死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后母就会嫁给大儿子;哥哥死了,嫂子就会嫁给小叔子。
这都是生存环境决定的,没有其他办法。
对于农耕民族,贞操观念就很快形成了。
其实早在秦汉时代,那时候生产力低下,妇女改嫁之内还是寻常事。
曹操就喜欢人妻,这在当时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然而,随着宋明时期技术的发展,农耕民族即便小家庭,也能自给自足。
这样一来,贞操观念就出现了。
因为每户小家庭,男人拼死拼活的农耕,就是为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男人不可能允许妻子出轨,为别人去养孩子。毕竟,农耕也是很辛苦的,男人要竭尽全力才行。
然而,平民家庭的贞操观,其实相对淡薄。
随着社会分层,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形成。这些阶层大多脱离具体农耕,即便没有男人,家庭也会有稳定收入,可以支持寡妇带着孩子的生存。
由此,这些有钱的阶层,就特别重视贞操观念。
道理也是一样,谁也不愿意替别人去养孩子,将家产分给别人。
中国严格的贞操观,其实是宋明才彻底形成的。
时至今日,中国大部分男人也有贞操观念。
总是有人嘴里说出来,有人嘴里不说出来罢了。
这也很容易理解。
今天很多婚姻,有着严重物质化。
娶一个媳妇要多少彩礼,往往让男人家倾家荡产。
在大城市买房子,往往是男方家里出资,这笔巨款也是要人命的。
这种情况下,男人往往也对女人有一定的要求,贞操就是其中之一。
就比如,农村结婚的彩礼,没结过婚的大姑娘同二婚的少妇,彩礼自然是区别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