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8:39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这个话题有误,其实成吉思汗只是个起步,真正打到欧洲是他的孙子拔都,拔都是在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主持的西征欧洲活动,他之所以派拔都去,原因是拔都本来就是术赤家在欧洲边缘的领主,派他去目的就是继而帮术赤家族扩大领土,二来彰显蒙古帝国势力在欧洲的存在,因为在早前蒙古已经和欧洲有过接触,了解欧洲诸国实力不容小视,所以他们将目的对准欧洲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要说蒙古与欧洲的接触那应归功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其国王摩诃末逃遁,于是就有哲别和速不台的一趟大规模的远征,这次远征可动作可真不小,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让整个西方为之震撼,西征军所到之处,各国恐慌的望风而归。摩诃末国王其实远远逃离他们,藏在里海死角一个叫额别思宽的岛上。哲别的一路大军也在加紧速度可就是追不上比兔子还快的摩诃末队伍,他们没有擒住花剌子模国王,反而把他的母亲徒儿罕给逮着,在尼沙布儿一路西进,打听,最后连影都追不着。
蒙古大军这时已经到哈马丹,大军乘势洗劫了波斯以南地区城镇,当闻摩诃末病死于里海,哲别不用追了,可在返回半路听到成吉思汗诏御,务必发挥优势,乘胜敲打一下周围各国以彰显蒙古对花剌子模的胜利,进而降服未臣服西方诸国,尤其是钦察,这个隐匿蔑儿乞人的罪魁祸首,从钦察草原限期三年北路回蒙古高原。可正当哲别大军从阿哲儿拜台大不里士一路北上进入格鲁吉亚,阿兰。
于1222年越过高加索山进入欧洲平原,大敌来了,正当蒙古军急于平定钦察时,斡罗斯诸国来凑热闹,他们早先是基辅罗斯诸侯国,由于与钦察部建立联姻关系,而且关系密切,钦察原先和阿兰人,阿速人,奇尔科斯人等原东欧地区游牧民族阻击蒙古军,可失效了,原因是蒙古拆散了他们的联盟。钦察后来不得不归属于新的主人就是位于以南术赤(成吉思汗长子)领地,可不久反叛与俄罗斯诸国建立起了联盟痛击蒙古西征军,后来在迦勒迦河,罗斯诸国和钦察十万与蒙古对决 最终不敌败下阵,以至于后来蒙古一直追击到克里米亚地区。
这也就有后来蒙古对欧洲实力的真正担忧,原来这些人的兵力和城堡那么的无坚不摧,而且日后定对术赤家在钦察构成威胁。成吉思汗当时也许是不清楚那块地方的重要性,他那时将主要精力对准花剌子模残余,西征而归后,又将主要威胁对准西夏,金国。而等速不台从俄罗斯草原经过哈萨克平原回师时,成吉思汗也许在和西夏作战,他也于不久病逝于六盘山。
而真正的对准欧洲是其三子窝阔台,窝阔台是元太宗,于1235年决定攻宋之际,又一面西征欧洲,东西两路齐发,对于欧洲,窝阔台更看重抽出各家族长子统兵西征,还征调各诸王一下兵力,凑足了十五万,其中把主要有名望的老将速不台请上,因为他参加过第一次西征,对那里地形,工事和战法所了解,除了他还有他侄儿们辈中最出色的一些,包括拔都,贵由,蒙哥,拜达儿等。可见窝阔台对欧洲有多重视,把它等同于和南宋一样对待,却后来没有想到那些欧洲骑士还是差得太远,当蒙古败于大宋之际,在西方欧洲却战事大捷,第一次西征击败了数倍欧洲步骑兵后,第二次西征也同样,将铁蹄推得更远,一直推到多瑙河流域最远到威尼斯附近的亚得亚速海沿岸的萨格勒布。
可有人问了,向上题所说为什么到成吉思汗之后没有继续打下去,首先有一点纠正,应当是窝阔台之后,
其一就是大汗病故,全军返师这是主要原因,第二次西征就此戛然而止。
其二就是蒙古与欧洲关系缓和,进而走向联合一起对付西亚国家。
其三无力西征,原因是与统治一方的术赤汗国,没有太多兵力,撑死才四万,再打那只是小仗而已,起不了气候。
其四就是与钦察汗国为邻的欧洲小国部分成了它的藩属,关系密切,已经满足了,无需征讨。
其五就是向上面所说蒙古一二次西征兵力充盈,也抱有一定目的,但是后来目的基本完成了,所以也就不和欧洲较劲了。
其六就是蒙古帝国本身的变化,矛盾四起,家族矛盾占首位,导致帝国分裂,这也正是无力西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