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9:33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IU她的Live常常让很多粉丝称之为什么神级现场,但是从声乐的角度出发,只能说IU的偶像性质多过她的唱功实力。韩国女歌手唱歌都是一个路子:气声化、声带边缘化为主,听起来很柔美。柔到极致就是软S情的ASMR式唱法。比如,韩国女团的成名曲CD音轨,基本上都是打着ASMR擦边去调至。IU稍微好一点,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从声乐上将,真声才是情感的载体,而韩国女歌手明显是假声、气声、头声为主体。有一种本末倒置,这种本末倒置在商业上却是格外好用。因为声带边缘化、弱混、头声的音色不存在太多差异性。也就是说:在韩国财阀手上,偶像歌手是可以批量产出的。而非真声的音色审美体系,是可以最大化避免因为音色较差而无法产生现象级商业市场。制定音乐审美规则的财阀,选择软S情类可以最大化省钱。
所以,本质上想IU这类的偶像歌手,他们的音乐审美本身就不属于声乐实力派的范畴。实际上张艺兴、鹿晗、李宇春、华晨宇等传媒类娱乐歌手,都不属于实力派歌手的范畴。为什么这样说?
以IU为例,她的声线厚度极薄,腹腔支撑较弱,发音点较高、喉位较上,提高了声线的明亮度。确保一开口就具有大众认知的悦耳性听觉。在中音区,几乎全部音高都用声带边缘化来完成气声唱腔,在高音区,强混直接拉不住甲杓肌,导致极为整体听觉尖锐,比张韶涵还有尖锐数倍。更高的音区,清一色弱混头声。而且关键是,他们的弱混质量,在华语认知之中,非常羸弱。本质上还是气声软S情的一种延伸。
简单说,以IU为例,偶像女歌手的定位,商业歌手给他们的目的从来不是唱的实力不实力,而是能不能赚钱。IU这样唱,符合她的粉丝审美,粉丝愿意掏钱她就可以这样唱。这才是IU的商业音乐逻辑。所以,放在中国音乐领域,IU会被人骂惨。类似很多人对早期黄龄的诋毁。因为本质上,黄龄和IU都是气声为主唱法。
在Live表达之中。IU的团队配合很好,她们的音箱设备可以弥补IU声线的羸弱感,减少尖锐感,这也是为什么你去看IU的Live,一般都会觉得很惊艳。即使是我去听,第一耳朵的感觉还是很惊艳。足够丝滑,足够好看。但是在仔细听一听就会发现毫无音乐内容可言,全是翻唱,全是一个调调,全是气声,本质上还是卖脸为主。
所以,IU在韩国偶像歌手之中算实力歌手,但是在华语音乐圈不算。即使她的音域足有两个八度多,但是单音质量极低。但是,我更多的认为,这并不是IU的选择,而是公司和商业要求她这样选择。可以唱出G5强混的女歌手,甲杓肌能力不会太差,所以如果IU确定来中国发展,那么有可能她会成为实力派的一姐。
本质上,是因为大环境审美差异的不同。当然这是一种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