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清平乐黄庭坚(黄庭坚的《清平乐》的简单意思是什么)

时间:2022-09-24 19:56 | 栏目:信息 | 点击: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一转眼,春光已逝,可有人知道她回到何处去了吗?留下的只有一片寂寥,丢失了春天来去的踪迹。因何而起,又为何而泯?从何而来,又归去何方?若有人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将春唤来,与我同眠。

可是,春天的线索已断,要找寻她的踪影,恐怕只有去问黄鹂了。它一遍遍地鸣叫,声音婉转动听,仿佛不知疲倦地诉说着春的消息。可惜无人能解其意,只得趁了风势,飞过蔷薇丛去。

这首词作于崇宁四年,两年前黄庭坚被贬,而这个地方,后来也是黄庭坚溘然长逝之地。因而这首惜春之作,除了表面上的伤春之情外,更暗含影射时局之意,以及抒发自己人到暮年却碌碌无为、漂泊他乡的哀愁。

全词将春拟人化,无一华丽字眼,“归”、“行路”、“同住”、“踪迹”等词平淡简约,但富于变化,既体现出了春天的生动活泼,也表现出了词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与不舍,因为留恋,词人将春天写的像亲人一样,希望能与之同住,然后找寻其踪迹,在问黄鹂鸟的时候,情感表达渐近高潮。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起笔写出了词人因春天即将过去而产生的伤春之情,因为寂寞才会寻春,这样的开头,为后文的发展做了铺垫。“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此二句语言生动活泼,表达了词人留春之情之深,可见,词人对春天的喜爱程度是多么地深。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紧承上文,词人清楚,春天去了哪里,谁知道春天去了哪里,答案没有人知道,既然无人知晓,那就去问问黄鹂吧,想法奇特,趣味感极强。“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后人评价此句说:“不独妙语如环,而意境尤觉清逸,不着色相。为山谷词中最上上之作,即在两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着此等隽美的作品”。

全词语言朴实、构思巧妙、趣味感极强,同时,又能引发读者对春天消逝的无限感慨和深深地眷恋,不愧为宋词中的经典作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