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3:39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人信息的保存的确遇到了严重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隐私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个人信息的泄露将会成为一种必然。而随着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泄露一些个人信息,我们对于个人隐私的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之所以注重个人信息是否泄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近100年的工业文明赋予了我们这样的观念。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差异,形成了对个人信息泄露以及个人隐私的不同印象。在西方中世纪的时候,很多西欧贵族上厕所的时候,并没有准备专门的厕所,很多时候甚至是放在客厅里。这是因为在西方中世纪的文化中,只有贵族和贵族之间可能需要保持平等的人格,而面对下人时保持个人隐私没有必要。工业文明兴起之后,由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财富,这个趋势不断增加,造成了相当稳定的资产阶级,或者说中产阶级。这些人就开始,为了自己的尊严而设定了一些隐私。饮食文化由此而大行其道。对于中华文化圈内的人来说,隐私这个概念其实属于舶来品。甚至可以说是因为西方人在中世纪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极度不重视,而导致了隐私的产生,而这种现象在中华文化中可能并不存在。由于,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人们对个人的安全有着极高的敏锐性,所以从古至今,我们总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只有西方人需要隐私这个概念。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公开问一个中国人有关个人方面的一些信息,他要么不告诉你,要么告诉你错误的信息。而一个西方人可能你还没有要他讲,他就滔滔不绝,自己在那里自己讲自己的隐私,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现象。
当然,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有了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对一个人的判断可以通过数据等很多维度,得出一个大致靠谱的行为动向。由于维度足够的多,使得人们不可能通过伪装来完全避开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影响。这对人们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个人信息的不断被曝露,使得每一个平民都更加被大组织或者国家深刻的掌握着。这意味着每一个个人所发起的一些迥异于别人的言论,可能会遭到更加完美的监督。不过从社会安全的角度来讲,这也并非是坏事。而且,如果在将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上获取的信息,自己制造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大数据技术将在安全领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对权力和贪腐作出约束,另一方面商业大厦组织可以更好的掌握个人信息,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商业行为,而国家也可以通过更好地监控个人信息,识别人群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分子,提前加以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