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07:55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二、产业为体
1、乡村振兴逻辑关系图
2、乡村振兴产业七种兵器
(1)旅游产业+旅游村落
须满足以下条件:有优势旅游资源;或在核心城市休闲外溢区内;或有优势景区可依托。
(2)特色农产业+加工业+旅游
形成独特的农业种植或养殖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延伸,横向延伸加工业,纵向延伸旅游产业。
(3)特色天然资源+旅游度假养生
这里的特色天然资源指的是避暑、避霾、避寒资源,和森林、海滩、温泉、中草药等资源。
(4)特色历史人文+传统工艺+旅游
所谓特色历史人文指的是独具区域特色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景观风貌等。
(5)特色加工制造+旅游
由特色加工业引起的产业集聚,并加上旅游引导,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
(6)特色服务业+旅游
本村落居民从事趋同的行业,或者历史形成的服务业等。
(7)无中生有+旅游
这里的无中生指的是透彻研究市场后,根据本地实际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或核心产业。
四、人才为本
围绕“1+6”展开规划,即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发企业、新型农民、返乡农民、留守农民、创业创新人才的关系。
常规的路径是:创新财税、金融、用地、用电、科技、信息、人才、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措施,构建全链条优惠政策体系,吸引创业创新人员及企业;建立国际乡村人才交流平台;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整合具有区域特色的合作社、农业种植基地、生态农业园区等,成立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对返乡农民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制定奖补政策,支持乡村就业创业项目;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市场准入,完善政府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活力。
另外,政府基层工作人员是政府工作能否做到位的关键,加强政府基层工作的培训、监督、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五、规划种类
乡村振兴规划涉及到的规划——以县域为例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深度要求:解决县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定位、布局、核心产业、支撑体系等。
2、乡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基本遵从城市规划或旅游规划规范要求。
3、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深度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的深度。
4、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深度要求:总体平面设计方案,功能分区;村庄建筑风貌和景观风貌的改造,重要项目的设计效果图、平面、立面图,以及尺寸和材质;村庄及重点项目的管网、管线、标识;整体鸟瞰图等。
更多乡村振兴战略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勇先创景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