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3:08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不知道题目说的七位神女都是谁,但想必都是不靠谱的小说里出现的废柴吧。
中国传统神话的神祇谱系,故事线并不是一条而是三条。比如“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就不是同一条故事线里的。女娲这一条故事线不仅起源晚,而且神格低、地位落后。
曾经介绍过,在人文神话里,真正的“第一神”,也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被信仰的神祇,是太阳女神渥登。
从全地球所有的人类文明起源来看,无论哪个地区哪个人种,最初被人类奉为神祇的都是太阳神。
太阳女神渥登,也叫握登、渥丹。她的起源太早了,是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000~10000年前,以至于渥登神话只存在于石刻上。由于人文断档,只有比如《诗风·终南》有“颜如渥丹”等语才提到。上古人先民也有上古先民自己的神话,太阳女神渥登是尧舜时代诞生的神话人物,也是全人类目前为止能考证到的最早的神祇。
女娲晚渥登13000年才出现,跟渥登相比?女娲好大勇气啊。
这我以前也介绍过,缁衣氏是人文始祖之一。实际上,无可考证缁衣氏究竟是男是女,因为缁衣氏出现得太太太太太太太太早了,据推测,缁衣氏最晚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阶段,也就是距今180万年以前。不过,一般还是愿意将缁衣氏作为一位女性来看待。
缁衣氏出现的时期,是“猿”和“猿人”之间的过渡期,这个时候,人类还不能称为人类,甚至还无法好好的直立行走。缁衣氏诞生于这个时期,功绩是教会人类穿衣服,或者说让人类有了穿衣服的理念。
女娲跟180万年前出现的人文始祖相比?肯定落后啊。在人文始祖面前称神?那得多大胆子?
女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一般认为这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作品。
女娲的本名,叫曅。咱们称为中华民族,华字,就是曅字的省写字体。这个字现在的读音是ye,但是在古汉语里,读为hua。曅和娲,是同音字。娲字还有一个读音,e,通假字为我、娥、和。女娲,应该读作女hua。
《说文》:曅,日光也。
《淮南子·览冥训》:女娲,阴帝,佐宓牺治者也。
古代的月神,都知道,是嫦娥。嫦娥在古代,也称为常羲、常仪、女和。在神话故事体系成型之前,女娲和嫦娥是同一个人。伏羲是太阳神,女娲是月神。
在古汉语里,羲跟仪是通假字,娲跟娥、和,都是通假字。把伏羲的名字剖开来看,就能明白,常羲、常仪、女和这些名字,都是源于伏羲,演化出女娲这个称呼。
《帝王世纪辑存》:女娲风姓,承伏羲制度,亦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这也可以解释,神话里的伏羲跟女娲,是兄妹兼夫妻,而且,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是太阳神和月神,并且有着连体的形象。
这样的女神就未免太多了。
远高于女娲的神,如泥母,太阳神;景母,云神;重华女(舜)的女性形象神;朔,死神;什累女(又称蒲卢女、蒲羸女);峤氏女;……等等。
与女娲同等级的神,如嫘祖(累祖、雷母);娥,月神;西王母,死神(西王母的形象脱生与女娲);高母,土地与水之神;;西陵女;……等等。
在正统的人文神话里,女娲真的不算什么高级大神,只不过有关她的神话故事比其他神祇更详细,除此之外,无他可言。毕竟,女娲在东周以前的神话里还不存在呢。
只是,那些真正的人文大神,大部分反而不如后世宗教迷信故事或网络小说里的狗屁小神名气大,因为大家早就要把传统文化忘干净了,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