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15:57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谢邀。
题目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书中明确写出的,是叶文洁才是发现黑森第一人的意思。
“我开始仅得到这么一个词,她没有解释,但我后来终于从字面上推测出了它的含义。”
“他?他是谁?”
“……后面再说吧……”
警察出身的大史敏锐地从罗辑的话语中听出来,有人给了罗辑关键启发。但是到最后,罗辑还是没有把叶文洁说出来。
“还有一件事,你说的那个……他?”
罗辑犹豫了一下说:“算了,只需要知道,宇宙文明公理和黑暗森林理论不是我想出来的。”
黑森理论解释完了,心细的大史还记得要追问谁是那个“他”。罗辑大概是权衡之后觉得还是不适宜说出叶文洁,但那一句“宇宙文明公理和黑暗森林理论不是我想出来的”,就相当于承认,在他之前,叶文洁已经想出了黑暗森林法则。
所以,题主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叶文洁会成为想出黑暗森林法则的第一人?
我觉得,这跟叶文洁的人生际遇及心理状态有关。
在她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遇上了一个疯狂的年代,周围全是疯狂的人群。她眼睁睁看着父亲在自己面前被活活打死,却什么也不能做,这已经是人间惨剧了。这还不算,年仅15岁的妹妹死于武斗,识时务的母亲抓紧和父亲划清了界限,好好的一个家转眼分崩离析,而且这当中表露出了人性不堪的一面,比如母亲的背叛。这让年轻的叶文洁如何看待呢?
叶文洁学的是天体物理,本身应该是非常理性的一个人。因为这份理性,她在遇到这种大变故时,还不至于马上崩溃。她去了东北伐木,本来有机会在另一个环境中调整心情,从她主动帮白沐霖抄信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这时她还没有完全丧失对他人的关心和信任。
但是很可惜,她的善良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白沐霖为了自保,出卖并诬陷了她。被关押的过程中,又来了一个笑面蛇心的军代表程丽华。这个女人先是以给她自由为诱饵,试图骗取她在一份文件上作为证人签字。叶文洁仍未丧失理性,她看出这份材料显然是构陷的,如果她签了字,将会有重要的科学家被陷害,同时许多无辜的人将被牵连,堕入命运的深渊。叶文洁拒绝签字,于是程丽华当场翻脸,一桶冷水浇到叶文洁身上被褥上。在这冰窟一样的地方,叶文洁只剩下了被判“现行反革命”的一条路。
虽然最后因为她的专业水平,叶文洁得到杨卫宁的帮助,逃开必死的命运,上了红岸基地。但是被诬陷和关押的这段经历,必然已经使她丧失了对人类的感情和信心。她是一直坚持着不害人的底线,但她遇到的都是什么人呢?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漠视甚至扼杀他人生命的人。这让叶文洁还能怎么看待自己这些同类?所以,当杨卫宁告诉她,进入红岸基地就意味着永远不能出来时,叶文洁的心理是“求之不得”——她已经不想接触人群了。
本来红岸基地也可以成为她重新获得平静的地方。然而,就在她逐渐恢复平静的时候,她又一次见证了人性的丑恶:口口声声信任她的雷志成其实一直在欺骗她,一直把她当成异己在防范,不告诉她真实的工作也罢了,还编造拙劣的借口消耗她的精力。真相被揭露后,雷志成不能再干涉叶文洁的工作了,却依然可以以政委的权力,侵占叶文洁的专业论文,用叶文洁的研究成果,成就他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典型。
可以说,叶文洁内心深处肯定还是保留着天性中的善良的。所以,当她发现三体人并非如她想象的那样,是理想的人类救主,而是来灭绝人类的入侵者,估计她还是觉得不忍了。再加上她理性的思考,研究了一辈子天体物理的专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思考出黑暗森林法则,是很正常的。
叶文洁一手引进了人类的毁灭者,却又在最后时刻思考出阻止这一切的关键法则。这样大开大合的手法和气势,是跟她备受摧残的人生境遇分不开的。叶文洁本性善良。正是因为善良,被一再伤害后才会不顾一切地反噬。也正是因为善良,最后还是可以悬崖勒马放下一切。正如她自己说的,不管怎样,她都算尽了责任了。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看过<三体>的人,谁懂叶文洁的那句那他们是什么?他们是历史?》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