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我是马布里(马布里的电影《我是马布里》即将上影,观众想要从影片中获取什么)

时间:2022-09-25 18:18 | 栏目:信息 | 点击:

电影已公映。在低预期的前提下,《我是马布里》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你会发现,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消化了特别直白的目的性和令人尴尬的口号性,一切可以导致观众产生腻烦心理的“硬”的东西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观众视角,一切以观众的心理感受至上。在体育电影中,能够让观众觉得被尊重的作品,毕竟少之又少。

在解释马布里——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打球的美国球员心理动机方面,影片也做到了很强的可信性。“父子关系”成为驱动人物成长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从少年时父亲教导马布里打球,一直持续到马布里率领首钢球队获得全国冠军,父亲都没有缺席,而有关父亲一个被隐瞒多年的“秘密”,更是激发马布里斗志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拿不了冠军来中国拿,父亲在世时看不到儿子拿冠军,那就以一尊冠军奖杯告慰父亲——这个逻辑关系理顺了,马布里的中国故事变得有趣也有悬念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政委“演技在线”,毫无球员演戏的呆滞感,表演以及台词功底完全不输专业演员,在知晓父亲“秘密”之后的那场哭戏,更是演技爆棚。

《我是马布里》不土,它是部洋溢着欢快气氛与励志气息的电影。导演借鉴了好莱坞体育电影的编剧思路、煽情手段,但也做了许多本土融合的工作,比如影片的北京味道与美式幽默的融合。何冰饰演的教练,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身上有正气凛然的地方,也有蔫坏的地方,他也有着属于小人物的弱点,但在关键时刻,却有统帅气质。教练与父亲在四合院吃饭聊天的几场戏,包含着浓浓的北京味道,当这种北京味道撞到马布里的美式语言风格时,产生了许多笑点。

当然影片也有一些缺憾,比如在故事发展的全阶段,缺乏重大比赛或者强戏剧冲突来制造更调动观众情绪,另外在比赛紧张感的营造方面,也还有提升空间,但瑕不掩瑜,作为一部体育电影,《我是马布里》在刻画一个主要人物、展现一座美丽城市、传递一个鲜明主题等方面,均完成了任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