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 > 文章正文

排名不分先后(新高考选科不同但成绩按总体排名合理吗)

时间:2022-09-26 16:29 | 栏目:信息 | 点击:

  我在招考部门工作,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3+3新高考模式,虽然保障了考生的选择权,但是也衍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就如本题所问——考生选科不同,但成绩按总体排名是否合理?

  6选3的制度让考生的选考模式达到20种之多,但所有考生成绩是综合排序的。如选考物理、化学、地理的600分考生,与选考化学、生物、历史的600分考生,他们的考试科目并不相同,分数之间是否具备可比性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实新高考制度设计时,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了的。赋分制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不同学科分数没有可比性的问题。下图是浙江省新高考的赋分表:

    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难度并不相同,赋分制对于解决不同学科之间成绩没有可比性的问题确实具有较大程度的修正作用。

  但是,赋分制也有很多争议的地方。其次,考生人数的多少也会严重影响赋分制度的公平性。浙江改革中物理遇冷,赋分制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学习难度大,很多低分考生不愿意选物理,由此造成了选考物理的高、中分考生十分吃亏。尤其是中分考生吃亏很严重,假设在10万人选考物理时,考80分的考生能排在40%;而低分考生大部分逃离物理后,假设只有5万人选考,则80分就很可能被排到了70%以后甚至垫底,必然导致其赋分值大大降低,也必然会让更多的中低分考生放弃物理。

  浙江物理遇冷后,当地采取对物理学科实行保障机制,当选考人数少于6.5万人时,以6.5万人为基数进行赋分,这也是对物理遇冷现象的一种人为干预。虽然人为干预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平,但毕竟是人为干预,其干预的合理性、以及干预力度的大小本身就是个争议性话题。就如浙江最近爆光的加权赋分问题,其加权调整的行为是否合理公平,就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新高考虽然在保障考生选择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进步,但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今年过半省份爽约推迟高考改革,个中也是必有原因的。个人认为,对于高考此类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重大事项,任何改革都应该在充分试点,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进一步推广。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