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4:43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指生活在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当然,也有说法认为鳌是龙头,龟身,麒麟尾的神兽。
独占鳌头最早出自元代的《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独占鳌头的说法既与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有关,也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
古代的皇宫大殿前一般都有石阶,这些石阶上一般都会雕刻有瑞兽或神兽,如巨龙、麒麟、大鳌等等。比如,我们去故宫,就会发现石阶上雕刻有不同的神兽,这在古代是有重要的象征和仪式意义的。
从隋代开始,中国实行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渠道。唐代在隋代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科举制,使得它日趋规范和完备。在科举考试中,最后一级考试是殿试,殿试第一名被称为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为第一甲。接着是第二甲的进士,第三甲的赐同进士。当然,每个朝代的科举取士略微不同,但把殿试第一名作为状元则是一样的。
等到放榜的时候,这些进士及第之人(所有考中进士的人)要站在殿前等候皇帝的召见。其中第一名,即状元,往往站在浮雕大鳌头的位置。所以,在科举时代,考中状元就被叫做独占鳌头。现在则用来比喻占首位或者得了第一名。
当然,鳌和鳖是不一样的。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甲鱼、王八,属于卵生爬行动物,常见的是中华鳖。鳖肉很美味,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用途很广的滋补品。鳌主要是作为一种神兽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