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6:09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拼多多用了3年时间,市值超越了已经做电商15年的京东。
拼多多的牛,在于黄峥超乎常人的眼界,和深度思考的思维格局。
因为从小聪明努力,大学考入浙江大学,后去美国读的硕士。
毕业进入谷歌,随着谷歌上市,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大三的时候因为帮网易的丁磊解决过一个难题,后来和丁磊成为朋友。
丁磊在美国帮黄峥引荐了段永平。
段永平在2006年带着黄峥和巴菲特吃了一顿饭。
黄峥事后表示,这顿饭让他意识到简单和尝试的力量。“巴菲特讲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是我母亲都能听懂的话。这顿饭对我最大的意义可能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当你对一件事做判断的时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常识是显而易见、容易理解的,但我们各种因为成长、学习形成的偏见和个人利益的诉求蒙蔽了我们。”
黄峥之前有过三次创业,均比较成功。
所以开始创立拼多多的时候,他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创业经验、融资人脉和公司管理经验。
从一开始就按上市公司的规范来运作,也造就了拼多多成立三年就上市的奇迹。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那一年,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的变化。
而这一切,却被黄峥看到了。
1、新的流量池产生
小米、OPPO、vivo,这些手机正快速抢占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很多人开始用手机,唯一会用的,就是微信。
这些用户,在微信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流量池。
到了2018年,用微信而不会用淘宝的用户人数,达到了3.8亿之多。
2、新的消费群体崛起
拼多多开始的用户群体,不是一二线城市的精英,而是比如北京五环外的群体,比如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的群体,还有那些几乎只会用微信的老年人。
这些人,还没有熟悉的上网购物渠道,他们不在意品牌,关心的是生活必需品。
这个群体,基数庞大,需求众多,但却没有一个购物平台能很好的覆盖和服务他们。
3、成熟的供应链
2015年,随着淘宝打假,京东抛弃了拍拍,这些被抛弃了的商家们,被彼时上线的拼多多顺理成章的接收了。
他们有成熟的工厂,成熟的供应链,成熟的电商运营团队,一切都刚刚好。
拼多多不需要再重新培育供给方,一切都已成熟,只需要提供一个低运营成本的平台。
4、社交电商的低运营成本
供给、需求、硬件,都有了,在那个看似流量红利枯萎的时刻,拼多多提供了低运营费用的模式。
微信的裂变,威力强大。
这个模式,商家喜欢,因为淘宝的运营费用基本上要吃掉三到四成的利润。
这个模式,用户更喜欢,打掉的运营成本,就是活生生减少的价格,实惠。
所以拼多多有了三年多超速度的成长,这是历史的机遇。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拼多多,把握了这个机遇。但能把握这个机遇,把各方的需求对接好,这绝对离不开创始人对这个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离不开创始人比别人更广阔的认知边界。
不用拼多多的人,可能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短短三年,拼多多能成就这样一个神话?
而用着拼多多的人,快乐地享受着实惠的价格和网购的便利,乐此不疲地分享拼单拿着各种返利,挺好。
京东走了一条传统电商的发展之路,因为自建物流,京东做的很重,走的很慢,但他也仍然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互联网电商之一。
我觉得公司没有好坏,只有路径的不同,模式的不同和消费群体的不同。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拼多多的速度和前景应该更值得期待。
而未来会怎么走,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财经大表姐“,分享投资圈的干货小知识,让更多的人学会投资变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