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08:05 | 栏目:信息 | 点击:次
本人常年从事语文和作文教学,每年初中生中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多都是阅读和作文能力不强,但是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来看,同样是阅读理解和作文失分严重,但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提这样的问题要把孩子的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答题卷拍照上传几份,这样本人才能根据孩子的写作情况和阅读理解的失分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分辨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失分的原因在哪里,然后作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点拨。
有的题是两小问,而学生答题时混为一谈,即使答案要点都正确也会减一两分。
例如:文中的母亲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规范答案应该是:母亲的性格特点是(1)性格特点+文章原句+分析
一般这样写:(1)母亲性格:开朗大方,从文章“引用原句”可以看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母亲开朗大方的性格特点。
(2)母亲性格:善良纯朴,从文章“……(引用原句)”可以看出来,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做了什么),揭示出母亲善良纯朴的性格特点。
如果还有第(3)、第(4)条性格特点也要分条清楚的写出来。规范的答案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
因此,必须让学生明确不同题型的答题模板是怎样的,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阅读理解题的答案是“见点给分”的,而一般答案的要点,多数是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而脱离文章的重点词句,而仅从自我理解出发来答题,即使意思和答案一样,也是得不了满分的。
因此,做阅读理解题,第一要强调的尊重原文,回扣原文,善于在原文中筛选信息并借用原文的重点词、重点句子来回答问题。
初二初三的阅读理解题,特别是难点记叙文阅读,答题的角度和要点,多在两三点以上,因此,答案不全面,肯定有几点只能得几点的分。
例如:标题的作用,内容上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点去思考,除了内容上还要看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比如设下悬念,引人入胜,或者题目精美、巧妙等。
再如,文首段,中间段,结尾的重点句的含义及作用也各有不同,同样也要善于,从结构到内容,再到写作手法上条清目楚的一一进行分析,缺一个角度就扣一个角度的分。
再如,环境描写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小毛病也影响得分,比如书写潦草,缺少必要的标点符号或者句与句之间没有距离等。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与考试的“半壁江山”绝对有着霸权地位,因为作文一旦写不好,往往失分是最明显的,一下就可以拉开十几分的差距,在中考如此激烈的今天,十几分的差距可以就决定了学生是否能上得了上不了高中,所以一定要重视。
大多数认为,作文是最难提分的,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找到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从立意,选材,再到语言表达的潜心苦练,往往作文提分也是最有效的。
立意出问题的作文是最常见的失分现象,原因在于初中的思想不够成熟,对生活体味感悟不够深。
1、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验真情,感悟生活中的人和事。
特别是开头和结尾,一定要精心锤炼文字,达到中心突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2、善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夹叙夹议,最忌平铺直叙,没有详略。